E.S. Posthumus – Moonlight Sonata
E.S. Posthumus – Moonlight Sonata
音乐试听:
音频片段: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(9 或以上版本)播放音频片段。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。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。
“……皮鞋匠静静地听着。他好像面对着大海,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。微波粼粼的海面上,霎时间洒满了银光。月亮越升越高,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。忽然,海面上刮起了大风,卷起了巨浪。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,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……皮鞋匠看看妹妹,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,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,她仿佛也看到了,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,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……”
二十多年前,这曾是一段我背得滚瓜烂熟的文字。当时没听过贝多芬,更不用说知道什么叫奏鸣曲,可这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《语文》课本上册第二十六课、被冠名为《月光曲》的课文,却一直深深吸引着我。那种能让目盲之人看见大海和月光的音乐究竟包藏着多大的魔力?后来真正听到了大名为《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》的“月光奏鸣曲”,才明白必须感谢我们的教材编写者,他们在虚构了这个感人故事的同时,也为年幼的心灵埋下了艺术想象的种子。多年之后,我又听到了E.S. Posthumus改编自“月光奏鸣曲”第一乐章的这首《Moonlight Sonata》,刹那间那童年的月亮又登临暗海的夜空,此刻裹着金属的光泽、洒着水银的寒气,直逼我紧闭的双眼。我想成为那盲女,竭尽全力看那“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”。
E.S. Posthumus是Helmut和Franz Vonlichten兄弟二人组成的独立乐队。兄弟俩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古典音乐教育,他们的音乐风格神秘而大气,混合了管弦乐团、人声、金属乐及欧洲民间乐器演奏,浪漫多情而又恢弘壮丽,既有古典的庄严,又有现代的庞杂;既有古代战场的惨烈悲壮,又有现代人回归内心的宗教静谧。乐队2010年年初推出的专辑《Makara》是我近几个月来百听不厌的神作。它的每一首曲目名几乎都来源于印度神话中的神祇之名。整张专辑就像一出壮烈史诗,惊心动魄血肉横飞,需要一口气听完才能纾解脊背后因兴奋紧张而拉紧的神经和皮肉。温柔而不失大气的慢板《Moonlight Sonata》就处于专辑结尾,它减慢你的心跳,调匀你的呼吸,让你在梦一般的空间中迷走,让蒸腾的血气在广袤中汽化。你会像一个从遍野的死尸中摇摇晃晃站立起来的幸存者,渴望投入爱人温暖的怀抱,在如诗的弦乐和沉重的鼓点中昏昏陶醉。
“月光奏鸣曲”是以讹传讹的意象。贝多芬作此曲是为了献给自己的第一个恋人朱丽叶,当时他们已经分手,而耳疾正在折磨着这位天才音乐家。因此,“月光曲”是痛苦中诞生的浪漫幻想。乐曲的第一乐章舒缓沉静,却又潜伏着激越的内心波澜。E.S. Posthumus保留了此曲开头著名而奇妙的三连音,把弦乐旋律的流畅发挥到极致,并加入了如巨大心脏跳动般的凝重电子节奏,将第一乐章的愁苦和压抑往暗处又重重推了一把。既然大师的原作已是难以企及的高峰,那么何妨在高峰之中挖掘出一条更为深邃和幽谧的隧道?Vonlichten兄弟做到了这一点,他们在这里尽情挥洒才情,倾泻无边的思绪。他们把海上的月亮挂到了宇宙中,钢铁般阴冷、佛陀般平和,神情凛然地俯瞰着躁动的地球。
2010年7曰22日,E.S. Posthumus的官网上出现了一则惊人的消息,乐队成员之一Franz Vonlichten已于两个月前去世。没有说明死因,也没有过多的情绪,当许多乐迷还沉浸在《Makara》的十足霸气中,这个神奇的兄弟组合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,像这首乐曲的渐行渐远的尾声,应验了他们乐队的名字——Posthumus ,意为 “all things past“ (逝者已矣)。或许,《Moonlight Sonata》作为绝响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?
以泪洗面
2013.02.21.
本篇文字为“暖房”作者原创,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内容,请标明出处。